科教队伍
 

孙爱立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9-19     浏览次数:

     

8T0G4864.jpg

基本信息

孙爱立,男,中共党员,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节约专委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员。

教育经历: 

2011年9月—2019年9月,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

2007年9月—2011年7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3年2月—至今,菠菜联盟论坛,副教授;

2020年1月—2023年2月,菠菜联盟论坛,青年副教授;

研究方向:

[1] 流域冻土水文

[2] 寒区水文

[3] 大气-地表-土壤-地下水文耦合模拟

[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文响应

[5] 洪水集合预报

讲授课程:

本科生:水文学原理、实时洪水预报

研究生:分布式水文模型、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水文模拟及预报新理论与方法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其他各类项目3项;此外,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重点重大项目5项。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年冻土退化下地下水时空演变的径流响应机制”,2022/01-2024/12,主持;

[2]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多年冻土退化影响下黄河源区产水能力时空演变机制”,2021/01-2023/12,主持;

[3] “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化下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与径流结构演变机制”,2021/01-2022/12,主持;

[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和水资源安全评估”课题一“气候变化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机理研究”,2010/06-2014/08,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关键水文过程机理及分布式模型研究”,2016/01-2020/12,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河源冻土区生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017/01-2021/12,参与;

[7]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黄河源区冻土变化的水文效应”,第四课题“黄河源区冻土水文模型研制及应用”,2013/05-2016/12,参与;

[8]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时空三极环境”,课题“三极水与生态时空动态”,2018/01-2022/12,参与;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重反馈多尺度气陆耦合水文水资源模型系统构建”,2016/07-2020/12,参与;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海河流域和鄱阳湖流域陆面-大气相互作用机理研究”,2010/01-2012/12,参与;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态干旱与气象干旱和地下水干旱的互馈机制及生态干旱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2021/01-2024/12,参与;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水文极端事件的多模式集合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研究”,2016/01-2018/12,参与;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碘(127,129)同位素流域水文过程机理研究与模拟”,2014/01-2016/12,参与;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冰川流域生物活性Fe的迁移转化及冰冻圈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2017/01-2020/12,参与;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域水文过程与非点源溶质运移耦合机理与模拟研究”,2010/01-2012/12,参与;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域水文过程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2007/01-2009/12,参与。

学术成果:

在CATE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水利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5篇(中科院1区1篇、Top期刊3篇)、EI论文2篇;授权专利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

代表性论文

[1] Aili Sun, Jian Zhou, Zhongbo Yu, Xiaoling Su, Songbai Song, Qingbai Wu, Joerg Schulla. Quantified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fine-scale frozen soils during 1980–2014 in the headwaters of the Yellow River (HWYR) in High Mountain Asia. CATENA, 2023, 222:106836. DOI: 10.1016/j.catena.2022.106836.(SCI,中科院1区,IF 6.367,TOP)

[2] Aili Sun, Zhongbo Yu, Jian Zhou, Kumud Acharya, Qin Ju, Ruofei Xing, Dongjing Huang, Lei Wen. Quantified hydrological responses to permafrost degradation in the headwaters of the Yellow River (HWYR) in High Asi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Apr 10, 712:135632. (SCI,中科院1区,IF 10.237,TOP).

[3] Aili Sun, Jian Zhou, Zhongbo Yu, Huijun Jin, Yu Sheng, Chuanguo Yang.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permafrost and responses to increasing air temperatures in the head water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High Asi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May 20, 666:321–336. (SCI,中科院1区,IF 10.237,TOP)

[4] 孙爱立, 余钟波, 杨传国, 谷黄河. 我国水系提取阈值影响因素分析. 水利学报. 2013, 44(8):901–8.(EI)

国际交流:

[1] 2014年9月2日-2015年9月4日,访学,Division of Hydrologic Sciences, 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Las Vegas, Nevada, USA

招生方向:

学硕:水利工程,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专硕:水利工程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邮箱:asun@nwsuaf.edu.cn